足球直播360,足球现场直播

媒体关注

“西北风”撼破人心 “山丹丹”绽放廊坊

2023年06月06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字体:  

河北新闻网讯(司雨)“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艳艳”,6月5日晚,伴随着这句家喻户晓的陕北民歌,大型原创民族管弦乐组曲音乐会《永远的山丹丹》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音乐厅拉开了帷幕。作为全国民族器乐展演的首场演出,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极具西北民族风味的听觉盛宴,浓郁豪迈的“西北风”撼破人心,“山丹丹”在廊坊华美绽放。

1山丹丹.jpg

图为演出现场。杜船摄

《永远的山丹丹》分为序曲《信天游》《壶口斗鼓》《祈雨》《五彩的窑洞》《刮大风》《赶脚的人》《朝天歌》和尾声《永远的山丹丹》八个乐章。作曲家王丹红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多种极具陕北特色的艺术形式,用丰富的艺术手法、多样的表现形式、细腻的艺术处理,描绘出了一幅粗狂豪迈的“陕北风情”画卷。

山丹丹4.jpg

图为演出现场。杜船摄

序曲《信天游》的经典民歌唱罢,只见二十名身着白褂、头戴白羊肚、腰系大红绸的陕北壮汉纷纷举起一人高的大唢呐,高亢激昂的乐声瞬时在音乐厅中回荡。阵阵鼓声随之响起,强劲的打击乐调动着在场每一位观众的情绪,《壶口斗鼓》让人仿佛置身于壶口瀑布的汹涌波涛之中。《祈雨》中,悠扬婉转的乐声与陕北民歌手苏文沉郁粗犷的嗓音交相呼应,一曲苍凉的悲歌唱出人们对甘霖的苦苦渴盼。《五彩的窑洞》一改前两章悲凉的曲风,乐曲中充满了温暖的力量,展示出当时的陕北人民对多彩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刮大风》中陕北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永原手弹三弦,腿挂竹板,诙谐幽默的表演极富张力,将陕北说书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赶脚的人》中,著名胡琴演奏家沈诚用手中的板胡,为人们讲述了赶脚人的不易与抗争,诉说着陕北人民的不屈与顽强。

山丹丹5.jpg

图为演出现场。杜船摄

《朝天歌》乐章,青年唢呐演奏家王展展用唢呐尽情抒发着这片黄土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他向记者介绍,“《朝天歌》在整个组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的篇幅也是整个组曲中最长的。作曲家王丹红试图通过唢呐这件乐器来描绘刻画陕北人的一生,在这一乐章中既能听到原生态的大唢呐又能感受到学院派系统的唢呐,从而感受最原始、最淳朴的黄土高原,感受到那种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尾声《永远的山丹丹》中,二十位陕北壮汉出现在了观众席两侧,台上的演奏家们也都抄起脚下的腰鼓,现场鼓声、唢呐声震天动地,撼破人心,将整场演出带向了最高潮,观众掌声经久不息。

山丹丹3.jpg

图为演出现场。杜船摄

在指挥孙鹏的带领下,唢呐、安塞腰鼓、信天游、陕北说书等各具陕北风情的艺术形式让现场刮起了一股浓郁热烈的“西北风”,演出高潮迭起,精彩不断,现场观众大饱耳福。

“那些大唢呐举起来的时候,我完全被震撼了,这趟来得真值,彻彻底底被陕北的民族音乐征服了,又‘土’又‘洋气’!”北京的孙女士是第一次看民乐演出,“以前在北京看过一些交响乐,这次是陪朋友一起来廊坊看演出的,第一次听民乐,没想到咱们的民族音乐这么震撼,这么美!”同样被这股“西北风”所征服的,还有来自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的大学生小贾,“老师经常跟我们说一定要听现场,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果然,和在网上看演出视频的感觉截然不同,在现场那种共鸣感太强烈了!”演出结束后小贾和她的同学们依然难掩激动之情,“趁着这次民族器乐展演的机会,我和同学们在网上预订了好几场的票,今天这第一场我们就被‘镇’住了,对后面的演出充满了期待!”吴女士是带着才上小学的女儿一起来看演出的,“就是想让孩子见识一下咱们的民族乐器,没想到孩子一直坚持看完了整场演出,最后尾声大唢呐出来的时候,她的小巴掌都拍红了。”

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团长宋小雷谈起这部作品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对我们团而言,拥有《永远的山丹丹》这样不愧于时代的精品之作,我们是感到幸运的。《永远的山丹丹》从2017年创作至今,已经6年多的时间了,我们的演出每到一处都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今天正好是《永远的山丹丹》第80场演出,也是在河北的首次演出,希望我们能为河北人民诠释好我们陕北民乐的风采,让山丹丹在燕赵大地绽放。”

浏览量: 次